“您好,我是某某平台的委外催收人员,你的贷款已经严重逾期,请你在下午5点前把钱存进银行,我们在今晚9点前实施扣款,而当接到电话的当事人要求对方提供身份信息的时候,对方以当事人是“失信人员”拒提供,而当当事人亲属好友要求对方提供身份信息的时候,对方又以你不是当事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就算不提供身份信息,那么最起码也得先知道这些自称为催收的人员到底是不是网贷平台委外的第三方吧,但是,当事人的质问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些自称为受到某某银行或p2p平台委托的“身份不明”人员真的是催收人员吗?我看着不见得,因为,他们必须要先证明自己是受到某某银行或p2p平台委托的第三方催收人员,那么就得拿出相关的依据证明,如果就连这些都没有的话,那么就会存在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来源渠道的问题。
说实话,这些催收基本上都是“自称为”,到最后没有能拿出来能证明自己身份合法性的相关证据,而在催收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各种威胁恐吓、要挟、裹挟当事人以及其亲属好友,达到其催收的目的,因此很多当事人就算报警,也无法证明这些所谓的催收身份的合法性。
最关键的是,这些自称为催收的“身份不明”人员,在无法证明自己合法身份的情况下却拥有当事人的大量个人隐私,而这些个人隐私的来源渠道他们也无法交代清楚,到底是银行或p2p平台提供的,还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这都是目前信贷催收市场的一个“盲区”。
据了解,当事人逾期后,这些银行或p2p平台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提供给“身份不明”人员进行催收,而在提供的当事人个人隐私中是否存在和债务无关的公民个人隐私,我们从这些“身份不明”人员催收的时候已经得到证实了,不然当事人的亲属好友,也不会遭到“身份不明”人员的恶意侵权了。
信阳的郝小姐向我们表示,她在某p2p头部平台曾借过贷款,但是这笔贷款因利息太高,最终还完后就没有再借了,本来我想着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当是在还完后没有几个月,我就再次接到各种“身份不明”人员的催债电话,对方甚至还嚣张到自称,把钱还给他们才会不被骚扰,如果不还给他们的话,骚扰会长久持续的。
这可把郝小姐吓坏了,在经过一个月被对方不断的恶意骚扰之后,郝小姐报警、又想起诉,但结果都没有办法办到,因为他们使用的互联网拨号软件是很多地区无法侦破的,更是因为很多地区没有侦破这类案件的能力。
最终,为了买一个清净,郝小姐只能花钱买一个清净,还是把钱打给了他们提供的账户了,原本郝小姐认为这样就会结束了,但是,郝小姐被骗的第二个月,同样的电话她再次接到,而这次郝小姐觉得,这完全就是一个无底洞啊,自己赚再多的钱也不够给这些天天敲诈的犯罪分子啊。
在朋友的建议下,一笔贷款还了两次还被骚扰的郝小姐只能更换手机号,本想着这样也算能过得去,但是没有几天这些“身份不明”人员就骚扰了她刚刚办理的手机号,这让郝小姐更加的无语了,这些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如此的“神通广大”呢?怎么会这么快就能查询到郝小姐新办理的手机号呢?
不知道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