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银行也有p2p产品卖了。不过往往不会直接用p2p命名这些产品,而以“固定期限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名目取代,在直销银行上和银行理财、基金等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并列。银行卖的p2p收益比一般银行理财高0.5%-1%左右。
因为有银行信用背书,收益也比一般银行理财高,有朋友十分感兴趣,问我要不要买。我的建议是:不要买银行的p2p,因为你实际承担着高风险,却拿着低收益。
提供这种“p2p”产品的直销银行以甘肃银行、宁波银行、江西银行、廊坊银行、晋商银行、齐鲁银行等城商行为主。
资产端(借款方)有个人,也有企业。
例如宁波银行直销银行的直投专区有个人借贷项目,以其中一个融资金额为1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5.1%的项目为例,借款人融资用途为装修,宁波银行为项目见证机构,银行见证的内容包括身份证审核、工作认证、收入认证、人行征信记录。
又比如“廊有财”是廊坊银行直销银行推出的中短期借贷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中短期借款,其审核记录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融资方财务报表等8项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从中是做项目信息见证的角色,提供借款方信息呈现和审核,不对借款人归还借款本息提供任何形式担保。类似于网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功能。
银行卖的p2p产品,其风险性跟常规p2p网贷平台产品的风险性是差不多的。
上面说到,银行在借贷关系中不过是见证机构,不对融资本息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银行虽会表示它有引入第三方担保,但第三方担保其实许多头部p2p平台也有,并不会使银行的“p2p”变得特别。
普通p2p可能面临的风险,银行p2p也可能会面临。
大家都知道今年“去杠杆”政策以来,企业面临资金流紧张的压力,营收下降,出现了一批企业还款违约潮。一些借款给企业的p2p便因此受到打击,使得投资人回款出现逾期。这种情况同样有可能出现在银行的p2p产品上。
但我们百姓投资者往往会因为理财产品在银行买的,就默认为得到了银行的担保,认为银行产品安全性都较高,其实这是错误的。
与较高风险相对的,这些银行p2p收益低得可怜。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今年以来,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在9%~10%。而多数直销银行“p2p”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5%左右。
在流动性上,银行p2p也要逊一筹。市面上大多数网贷p2p都有锁定期后债转功能,但是大部分直销银行的“p2p”产品不支持提前退出。
这些银行,基本上是把直销银行外包出去,相当于把银行的信用给p2p公司,打着银行的旗号,售卖风险较高的产品,而提供较低的收益和流动性,是一种钻政策空子的行为。一旦借款方无法对付本息,投资人遭受损失,银行的信誉也将受损。
所以对于我们投资人而言,最好是去专业的地方买专业的产品,跨界操作不值得。银行理财就去银行买,p2p就去专门的网贷平台买。有时候表面是贪了方便,有时候以为得了安全,殊不知跨界合作水很深,实则是赔了流动又折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