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高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
导读:“现金贷”割的“欠钱老韭菜”一茬又一茬,听说股市里还有“不欠钱新韭菜”正在茁壮生长,捷信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现金贷第一股”捷信金融也要上市了!
7月15日,港交所披露了捷信消费金融运营主体“home credit”的ipo招股书,股票面值拟定为每股股份0.05欧元,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为其保荐人。
01
这几年浸淫过p2p,网贷,消费金融等领域的借款老油条们都知道捷信金融,这个诞生于1997年,今时今日依旧风靡亚洲的“借款神器”这几年俘获了多少深陷资金缺口的少男少女们的芳心,甚至一度也为各路现金贷“口子”所效法,引领了“现金贷”行业版图日益扩大。
不过,随着这几年“裸贷”,,“套路贷”、“黑心贷”现象频发,很多不法现金贷由于监管加强而被责令关停,剩下的都是行业内“存在皆合理”的老牌玩家。而捷信金融,就是这批玩家里最“出神入化”的那一个——不仅能于重重监管中“名正言顺”突围拿到牌照,还能抓住机会来二级市场割韭菜,两头增收,不亦乐乎。
捷信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捷信消费金融新增贷款金额202亿欧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未偿还总贷款余额为209亿欧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捷信在中国持牌消金公司之中在销售点贷款未偿余额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8%。这样的数据无疑昭示出捷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强烈竞争力。
除了龙头地位稳固,业绩方面,捷信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18年度捷信集团的净利润4.98亿欧元,同比增加81.09%,营收39.52亿欧元,同比增加27.11%。
这样的数据,我们不妨拿来对比一下国内知名的消金企业2018年的经营成绩:
马上消费金融,2018年实现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销售收入 82.39亿元,同比增长76%。
招联消费金融,2018年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 ,实现销售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67%。
捷信消费金融2018年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37% ,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0%。
我们可以看到,捷信最直接的竞争者——马上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和营收两项指标均不及捷信,其中营收这一项,捷信和招联、马上拉开的差距非常明显。(招联金融和马上金融加起来的营收都赶不上捷信一家)
但马上金融和招联金融的营收增长却很迅速,平均同比增幅约70%。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两者营收增长迅猛,但净利润增速也只是与捷信金融持平……(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捷信还是优势明显)
马上金融的股东有重庆百货、阳光保险、重庆银行等,股东背景是非常强大的。而招联金融,相信大家更为熟悉,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的跨界“双雄”组合背后的资本实力不容小觑。而捷信金融作为外商在中国“试水”的第一家消金公司,能够在鱼龙混杂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口子窖”中谋得最大的一块地盘,还交出了如此出色的业绩,确实让很多人意外。
02
那么,消金“巨无霸”捷信这几年发展的“顺风顺水”,就没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了吗?也有,而且在“撸口子”一族中,好坏参半,争议还挺大。
比如在资产质量方面,捷信集团的不良资产比率逐年攀升,2016、2017、2018年度捷信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6.1%、6.9%、8.4%,2018年度与2017年相比同比增长了21.74%。截至今年3月31日,捷信的消费分期贷款m3 逾期率为1.71%,现金贷m3 逾期率为1.38%。
与此同时,捷信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也在同期攀升到3.98%,较上一年上升了0.16个百分点。这样的不良贷款率高不高呢?相比同业,是逊色了一些,比如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3%。
捷信超过大多数同行的不良贷款率或许和捷信业务覆盖人群较多,流程较为复杂,风控难度较高有关,但这样的结果也会引起部分投资者的质疑:按照如今的发展速度,今后的资产质量还可靠吗?
捷信的高利率也为部分借款人所吐槽,有借款人做过估算,捷信的平均借款月利率达到了2.5%。如果按照这个月利率不变来计算的话,那么年利息就是30%,据说高利贷年利率是24%-36%之间,而法院支持的是年利率为24%,按照这样的说法,捷信是否在有在合法与不合规之间“擦枪走火”的嫌疑?
而捷信消费金融尊龙平台登录官网同样暴露出了捷信的“暴利”来源,相关栏目显示,公司有消费贷和商品贷两种业务,“捷信随心贷”商品贷产品价目表上列着贷款项目和贷款利率、费率水平,贷款本金1000元-10000元不等,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均为36%左右。
其实捷信的业务有很多,现金贷款、销售点贷款、循环贷款及其他包括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及企业贷款……可以说产品类型之丰富在同业中首屈一指。但主要的营收来源还是现金贷,例如2016年到2018年,现金贷款分别占贷款总额的50.9%、59%、69%,客户中六成还是中国客户。
捷信是做现金贷起家的,如今在银监会获得“名分”后依旧在靠传统“绝活”现金贷发家致富,无非是看中了中国潜力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和中低收入人群强烈的借贷需求但“逮着”我国劳苦大众的羊毛“薅”了一遍又一遍,过程中还频频传出暴力催收,虚假宣传诱导等负面行径,这一点也为部分客户所不齿,甚至有不少网友在论坛上公开发表“捷信滚出中国”的论调。
除了“暴利”的现金贷引起争议之外,捷信的发展状况同样引人质疑。例如2016年至2018年,捷信通过线下发放的贷款金额占比不断降低,2018年线下放贷103.14亿欧元,与2017年同期的118.78亿欧元相比减少了13.17%,占总贷款金额的51%。与此同时,线下实体店也在急剧萎缩。
曾几何时,大街小巷到处手机店、电脑店以及各种实体店都有捷信的存在,这些实体店的存在保证了捷信线下业务的顺利开展,吸收并培养了相当一部分的线下用户成为其忠实客户。但如今捷信的实体店被一砍再砍,贷款余额也在不断降低,诚然是符合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和监管要求的举措,但同样也会让部分看好捷信发展的人疑窦丛生:线上竞争者众多,透明度低,客户流动性大,当年凭借广告宣传“烂大街”的捷信还能维持原来的优势吗?
03
顶着外界压力,依旧混的风生水起的捷信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去港交所ipo,想必也是觉得时机“成熟”了——尽管外界针对捷信的经营模式仍旧有很多的非议。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捷信的发展史和中国的“现金贷”等产物有着很多的共性。传统银行由于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原因,不太愿意服务收入较低,资信不足,资金需求又高的人群。高昂的抵押物,冗长的审核期,严苛的贷款要求……这些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以同时满足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又注定了金融服务需求日渐扩大。
于是,捷信和一众现金贷入局者寻觅到了商机,率先抢占了行业高地。虽然这个行业充满“不规则”痛点,有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浑水摸鱼,但这样“搅局者”经过从严监管之后还是会被“第一顺位”淘汰,留下的,都是持牌的,抑或备案过的,依托场景开展业务,“存在皆合理”。而这“存在皆合理”中诞生出的龙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代表着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合法,理性,良性循环。
从已经披露的业绩表现来看,捷信的“春天”已经到来。但这是不是消费金融蓬勃发展的“春天”,是不是现金贷行业依法整治后的“春天”呢?笔者觉得,依旧任重而道远。不管怎么样,只要杜绝“野蛮生长”,我们还是很期待聚焦全行业目光的“现金贷第一股”上市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