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范智林
来源 | 金融智库
今天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喜庆日子,大家都在复盘深圳40年来的伟大成果。那么老范就不跟着凑热闹了,咱们来讲点另类的,讲一讲深圳40年来金融行业的三大遗憾!
“残缺”的金融中心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大陆有三大金融中心,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深圳。
其中北京是非典型的金融中心,它虽然没有证券、期货、黄金交易所,但是却是央行、四大国有银行的总部所在地,再加上许多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总部设立在北京,所以北京的金融影响力却是十分巨大。
而上海是各类金融机构最齐全的金融中心,不仅拥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而且还是许多银行、保险机构的总部所在地,可以说十项全能、毫无短板。
唯独深圳比较可怜,既没有央行、四大银行等代表国家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而且交易所还存在严重的短板,只有一个深圳证券交易所,而没有期货、黄金交易所,是一个残缺的金融中心。
实际上,造成这一结果跟国家顶层设计偏爱上海有莫大的关系。
除了证券交易所之外,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也是金融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目前国内共有4家期货交易所和1家黄金交易所,上海独占了2家期货交易所和1家黄金交易所,剩下的2家期货交易所分别位于大连和郑州。
其实早在1991年的时候,深圳就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创了国内期货市场的许多先河。
当时深圳的期货交易所,曾经创下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八个第一”:
1、全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2、全国第一家由地方政府颁发期货交易所的管理规定、交易规则和期货经纪商管理规定作为交易所运行管理的行政法规;
3、全国第一家推出商品期货标准合约——《特级铝标准合约》;
4、全国第一家设立会员的自律组织——会员专业委员会;
5、全国第一家推出标准仓单进行“一手一单一位”的实物交割;
6、全国第一家实行标准仓单抵押用作交易保证金;
7、全国第一家通过有线电话开通远程传输实时信息系统;
8、全国第一家建立交易所年会制度。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交易所在1998年底国内期货交易所大整顿的时候,被撤销改制掉了,从此深圳的金融行业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短板。
更为可惜的是,深圳的珠宝首饰行业产品占据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但是2002年国内成立黄金交易所的时候,却被它给予了上海。
直至今日,上海虽然拥有国内唯一的黄金交易所,但是深圳的黄金、铂金实物提货量,却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销售量的70%。
深交所“失去的四年”
1989年11月15日,深圳率先开始筹建证券交易所,但是却迟迟没有得到央行的批准。之后筹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却率先于1990年11月26日获得央行批准成立,并定于当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
在得到消息后,深圳的领导冒着巨大的风险,抢先在1990年12月1日开门营业,来了个先上车后补票。在既成事实的结果下,央行终于在1991年4月11日批准深交所成立,并于当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虽然深交所顺利诞生下来了,可是在90年代却一直不受上头垂爱。当两个儿子竞争起来的时候,上头总是选择偏袒上交所。
2000年的时候,高层一度考虑要将深交所主板并入上交所,后面由于深圳的领导上京力陈深交所主板并入上交所会给深圳金融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最后总算是争取到暂不并入的承诺。
但是此后的四年间,深交所开始筹备二板,暂停了主板的新股发行,深圳金融行业迎来了“失去的四年”。
这四年间,由于没有新股发行,大量金融外迁,金融人才大批流失,原本深圳金融行业跟上海半斤八两,但是从此却被甩开几条大街。直到2004年中小板成立和2009年创业板成立之后,深圳的金融行业才逐渐恢复元气。
但是在此后的多年里,监管层在对两家交易所的定位上,却总是更青睐于上交所。
例如在2004年的时候,证监会规定ipo规模大于1亿的公司到上交所上市,小于1亿的到深交所上市,让上交所获得了更多的优质企业资源。
而后随着大国企纷纷上市完毕,深交所靠着大量中小企业的上市,ipo规模开始超过并甩开上交所,证监会又于2010年出台了新规,规定ipo规模大于8000万的到上交所上市,小于5000万的到深交所上市,介于5000万到8000万之间的自主选择上市地点。
在长期的竞争当中,深圳的金融行业一直表现出比上海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但可惜在政策方面始终没能获得上海一样的待遇,以至于深圳的金融行业长期存在较大的短板,只能做一个残缺的金融中心。
巨头的外流
21世纪初,上海为了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开始给出一些优厚条件,吸引国内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总部搬迁到上海,并派人与一些银行高层进行了实质性商谈,其中深圳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集团,自然成为了上海极力争取的对象。
那几年,由于深交所主板市场的新股发行被暂停,深圳的金融行业陷入了低迷的阶段,而上海的金融行业则是春风得意、一枝独秀。所以在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外迁的大环境下,招商银行和平安集团也难免经受不住上海的诱惑。
2001年,招商银行把信用卡中心从深圳搬迁到上海,并且在一年之后正式开始向全国发行贷记卡。到了2002年,招商银行高层更是放出消息称,招商银行内部正在论证将总部搬迁到上海的事情。
而平安保险也在2002年9月16日宣布,将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投资20亿元建造平安金融大厦,并且把许多核心业务部门从深圳搬迁到了上海。而到了2005年,平安银行更是把总部搬到了上海。
除了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之外,当时甚至一度传出深圳的华为、中兴也有意将总部搬迁到上海去,以至于深圳坊间弥漫着一股“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消极情绪。
好在此后深圳地方政府极力挽留,这几家深圳的台柱企业总算留了下来没有搬走,要不然现在深圳的7家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就要只剩下3家。
虽然招行和平安最终留了下来,但是部分重要部门搬迁到上海,也极大削弱了深圳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至于深圳现在的金融影响力,要比远远弱于上海。
纵观深圳四十年的发展历史,虽然金融行业从无到有建成了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可以说是一个巨大成就。但是回首过去,跟90年代深圳金融行业最辉煌的时候相比,现在的相对影响力还是不如当时。
不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深圳的金融行业再次喷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所以展望未来,我们还是希望类似的遗憾不再发生,深圳的金融行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