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少侠
乌克兰危机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信息世界大战”。在这轮惊心动魄的国际较量中,推特、脸书、优兔等西方社交媒体不仅成为各方角力的战场,更是化身操盘控局的“参战方”,充分体现出规则制定权和平台主导权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关键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西方社交媒体和新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三大陷阱”。
散播谣言、颠倒黑白、封锁打压……社交媒体俨然成为了美国操纵俄乌冲突的“遥控器”。 (漫画 | 刘蕊)
西方人常说,网络空间无国界,社交网络是全球“观点自由市场”,只要不犯法,任何人都有权直言不讳,让不同观点去交织碰撞、优胜劣汰。西方社交媒体平台也自诩“技术中立”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高举“言论自由”大旗装扮公允。
然而乌克兰危机中,西方社交媒体彻底撕下了中立的假面。美西方政客和舆论稍一施压,数字巨头们迅速自觉响应:脸书在欧盟各地屏蔽俄罗斯官方媒体,停止俄罗斯广告投放,并为反俄暴力仇恨言论“开绿灯”;优兔在全球范围屏蔽俄罗斯官方媒体,删除了上千个涉俄频道和上万个视频……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2年4月9日报道,在谷歌翻译程序输入“dear russians(亲爱的俄罗斯人)”时,英语输入栏出现了“或许,您指的是dead russians(死去的俄罗斯人)”字样。
美西方娴熟操弄社交媒体平台策动舆论战,密集发布战事情报、直播战场态势、动员全民参战、呼吁国际制裁,并高唱起封圣赞歌,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加冕为好莱坞式的抗俄英雄。
白宫专门召开电话吹风会,指导30位tiktok顶流网红学习美国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官方口径”,并与非营利组织“z世代变革”合谋散布单方面信息,毫不掩饰“带节奏”“拉偏架”。
美国白宫于2022年3月10日举行简报会,向大约30名在美国tiktok视频平台颇具影响力的视频博主通报俄乌战事情况。
在社交媒体平台推波助澜下,美西方版本的反俄仇俄叙事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扩散全球,并在算法倾斜和高频投送加持下对各国网民开展“地毯式”轰炸洗脑,成功煽起针对俄罗斯的政治狂热。继冷战时降下反苏反共的“政治铁幕”后,美西方这次在数字疆界又筑起了挺乌反俄的“信息铁幕”。
事实证明,素日里谈笑风生的硅谷精英们绝不是信仰“科技无国界”的救世主。他们执掌的“蓝色小鸟”不是帮助普通民众畅所欲言的信使,而是国家机器发动舆论战的炮弹,外壳上密密麻麻烙满了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标识。
上世纪末,为鼓励互联网发展和维护所谓“言论自由”,西方国家纷纷立法,允许传播平台不必为其用户的言论负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传播净化法》第230条:“任何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商或者用户不应被视为另一信息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任何信息的发布者和发言人。”
2021年2月,美国迈阿密法学院教授弗兰克斯在节目中表示,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为了增加用户参与度和盈利为所欲为,而不用考虑法律责任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种无节制的豁免权需要得到改变。
凭借平台免责论这张“免死金牌”,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不断野蛮生长,任良莠不齐的信息在网络空间鱼龙混杂。2018年,脸书ceo扎克伯格就曾表示,脸书没有义务删除“否认犹太人大屠杀历史”的帖文,引发国际舆论轩然大波。
信息爆炸时代也带来网络暴力、仇恨言论、假新闻等“信息疫情”的大暴发。乌克兰危机所引发的“信息海啸”更是扯下了社交媒体公司最后的“遮羞布”。
大量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甚至血腥暴力的虚假信息“滚雪球”般传播放大,真假难辨的“军事秘密”层出不穷,“基辅幽灵”“蛇岛十三勇士”和“假泽连斯基”等画面广为流传。俄罗斯联邦社会院数据显示,约每20分钟就会出现100条新的关于冲突的假消息。麻省理工学院调查称,假新闻由于具有更大煽动性,其传播速度能达到合法信息的6倍。
社交媒体平台凭一己好恶掌控信息生杀大权,导致虚假信息传播的速度比真相更快。
信息混乱失序之下,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反思声音渐涨,不少人开始质疑平台免责论的法理基础。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曾发推高呼:“废除第230条!”于是硅谷巨头们画风突变,开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担任起“思想警察”。
脸书母公司meta声称成立了专门团队跟踪假新闻传播,并与“独立事实核查员”合作放大“权威信息”。推特和优兔也公布了规范虚假和误导内容的“具体举措”,以此对一些虚假宣传账号作出删帖或封禁处理。
然而,西方社交媒体匆匆掀起的这场“打假”行动,表面上是加强平台自我规范,实际上却是升级版的精准导向审查。比如推特为俄罗斯官方账号加注警示标签并大肆“限流”,甚至不忘捎带上中国、伊朗等“敌国”,却对bbc、cnn等屡屡被实锤的真正造假媒体开绿灯。
说穿了,美西方才是严格实行新闻审查和管制的“利维坦”,采取双重标准评判孰是孰非,根据一己好恶屏蔽和打压不同声音,目的无非是维护自己的舆论霸权。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美西方高烈度反俄信息攻势,俄罗斯也火速立法反制假新闻,剑指西方社交媒体平台,吹响了反抗数字霸权的又一声号角。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国家揭竿而起。
10余年前,新一代社交媒体诞生之初,搭乘经济全球化“快车”满世界攻城略地,力图打造四通八达的信息帝国,实现“国家日益融合、价值观日益同化”的地球村愿景。
但一场乌克兰危机让人看到,国际舆论场被人为撕裂,传播全球化的梦想化为泡影。美西方在祭出经济制裁大棒,将全球化“武器化”的同时,又操纵科技巨头将网络化“武器化”。西方社交媒体先手封禁俄方账号、打压挺俄言论,企图将俄罗斯排除出全球传播版图。
美西方早已被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围困在了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 (漫画 | 刘蕊)
俄方以牙还牙,果断封禁脸书、推特、照片墙,要求优兔、telegram等在俄境内屏蔽反俄信息,同时力推vk、rutube、yappy等本土社交媒体平台。照片墙在俄罗斯被封当日,vk用户量猛增8.7%,总用户突破5000万人。
印度也对西方“黑客帝国”的数字霸权心存芥蒂,担心西方平台随时卸磨杀驴,因而积极扶持koo等本土社交媒体平台。
即便在西方大平台上,各国舆论对乌克兰危机的看法并非随美西方亦步亦趋。大量南亚、中东和非洲网民在推特力挺俄罗斯,一度将“我支持普京”“我支持俄罗斯”话题推上热搜,逼得推特以“协助造谣”为由封禁了上百个印度个人账号。但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涉乌克兰危机始终存在巨大“东西方温差”。
2022年3月3日,印度推特用户打出的“我支持普京”等tag登上了12个国家及地区的推特热门趋势,其中全球榜为第25名,印度榜第1名。
值得注意的是,俄乌驻外使领馆和双方媒体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非西方世界社交媒体平台掀开骂战。中国网友不禁感叹,俄乌冲突的战场不仅在顿巴斯,更在万里之外的微博。
各国政府出于不同立场,密切跟踪社交网络舆情并严加监管,社交媒体平台逐渐走向本土化、碎片化。《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数字民族主义滋长,“分裂的互联网”(splinternet)正成为现实。
社交媒体愈发受到地缘政治事件影响,科技企业也被美西方要求在俄乌冲突中有所表现,“网络分裂”正在走向现实。
那么,西方社交媒体变局对中国有何启示?
伴随着“三大陷阱”图穷匕见,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交媒体舆论场进一步走向极端化、民粹化,各大网络科技公司今天对俄开打信息战,明天也可能成为对华新型舆论战、心理战的帮凶。
西方舆论充满了各种谣言、阴谋论和虚假信息,导致国际舆论场被严重污染。
近年来,脸书和推特屡次以“虚假宣传”为由无端删除中国账号。tiktok在海外谨慎运营,但仍屡遭美西方政府和科技企业打压胁迫。
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炒作涉华虚假信息,千方百计将矛头指向中国。境外反华分子也在美国政府和各大社交媒体暗挺下办起所谓“大翻译运动”,片面截取、恶意炒作国内网民言论,将个别过激言论上升为国家、民族和制度的“劣根性”。
就在几天前,谷歌及优兔还公然关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候选人李家超的竞选账户,赤裸裸违背其标榜的“言论自由”,不惜充当“以港制华”的急先锋。
乌克兰危机已然撬动新一轮互联网和国际传播格局嬗变,全球互联网空间“三不管”、西方社交媒体巨头肆意圈地殖民的“狂野西部”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主要大国划清数字疆界、开展明争暗斗的“战国时代”。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正在加紧研究设立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明确将利用网络空间和数字技术扩大美式价值观的全球影响。
美国作为社交媒体的发源地,坐拥技术优势与媒体话语权,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利用社交媒体对外输出美式价值观。
然而,国际社会正在逐渐读懂西方社交媒体的政治本性,看清裹着数字外衣的西方“普世价值”。世界亟待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传播新秩序,“觉醒力量”呼唤提升规则制定权和平台自主权。
变革浪潮已风起云涌,中国断然不能缺位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