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产品关停,马云没能坚持下去,7500万用户何去何从?
马云的野心还是很大的,虽然自称对钱不感兴趣,但对非常赚钱的金融行业,觊觎已久。此前,马云就大喊“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并在支付宝的基础上组建了蚂蚁集团,正式进军金融行业。
在我国,金融行业一直是以国有企业占据了主导,包括银行、证券、信贷、基金、保险等等领域,都是需要获得牌照才能经营,而民营企业很难拿到牌照,所以最多是以小规模参股的形式来分一杯羹。
但这并难不倒马云,他很善于包装,不断弱化蚂蚁集团的金融属性,而强调其科技成分,但实际上就是一家金融企业。有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消费信贷产品花呗,有网商银行,有芝麻信用等等,产品涉及金融各个细分领域。
毫无疑问,马云不只是分到一杯羹,而是发展成为了金融巨头,蚂蚁集团2020年净利润近580亿元,和上海浦东银行差不多,秒杀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老牌银行,赚得盘满钵满。
去年11月,蚂蚁集团还准备上市,估值2.1万亿,本来一场财富盛宴即将上演,但没想到却被紧急叫停,上市失败,紧接着被约谈,被调查,要求整改。
媒体和专家将这家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内幕一一揭开,原来背后乱象丛生,只想着赚钱,却不想承担责任,将风险留给银行。
花呗疯狂鼓励年轻人透着消费,导致逾期的人员不断增多,带来很不好的社会风气,随后很多用户被降低了额度,并且在今年还接入了央行征信。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花呗和借呗借出去3000亿元,蚂蚁集团却只出了30亿,钱都是通过高杠杆从银行借来的。所以,风险最终还是由银行承担。在今年这两个产品独立出来成立了新的公司,最近央企也进入,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想赚足了金融行业的钱,但没想到问题频发。然而,蚂蚁集团的震荡还没结束,如今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旗下产品相互宝即将关停,马云还是没有坚持下去。
前面说到进入金融行业都需要牌照,而保险行业的牌照又非常难拿到,行业虽然很大,很赚钱,但只有200家左右的公司。就连马云能量这么大的企业家,都没能拿到,但这行的利润实在太诱人,为此,蚂蚁集团就推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叫互助,和保险很类似,但却没有牌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保险是很谨慎的,一方面是费用很高,承担不起。另一方面是对这个行业还不信任,各种坑非常多,如果用不上,等于是被薅羊毛。
然而,这几年却出现了一种网络互助模式,简单理解就是每人交一点钱,如果谁生了大病,就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保费。以蚂蚁集团的相互宝为例,最开始只需要分摊一两分钱,但保费可能有几十万。
这样的低门槛,吸引着大量的人加入。据了解,相互宝用户数最高达到1.05亿,有3成来自农村和县城,有6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实,就是现有保险公司还没有触及的人群。
每月两次分摊,就算是一次一元,一年也就24元,大部分人都能承担,所以用户增长非常快。相互宝很快就成为了蚂蚁集团旗下又一个超过1亿用户的产品,价值非常大。
这种模式在最开始还好,但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报销的用户也不断增多,意味着分摊费用也跟着上涨。据了解,到2021年12月最新一期,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上涨到7.02元。
费用的不断上涨,让很多用户慌了,担心会不会一直上涨,却始终用不到,钱最终白花了。所以,退出的也越来越多,如今落到7495.4万人。
当然,除了费用的上涨,相互宝还有很多问题,首先保费不确定,具体能保多少并不知道,但保险却是确定的。其次,理赔时效也不固定,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赔付也不知道,而保险公司却有约定时间。
不过,关停主要还是因为这一行没有牌照,也没有纳入监管,如果做不下去了,随时都有倒闭跑路的风险。据说相互宝每年收取7亿的管理费,都还是亏本的。
12月28日,相互宝正式发布通知,将在2022年1月28日关停,7500万用户就这样被抛弃了。不过,相互宝似乎还很负责,关停前的三次分摊不需要用户出钱,全部由平台承担。另外,这些用户想要转投商业保险,还有3个月的免费期。但如果不想投,似乎并没有补助,意味着之前的钱可能就白交了。
随着相互宝的关停,马云想赚保险行业的钱,就落空了。不过,那些提前退出的用户或许要为自己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