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众多企业被按下暂停键,不少信用卡用户在停业、复工的煎熬中失去或减少收入,却还要面对银行的无情催收和第三方催收公司无止尽的恐吓。网络上,银行信用卡逾期740多亿的新闻铺天盖地,却鲜少有人关注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持卡人因为疫情还不起账单担心银行起诉的无助。
自疫情以来,政府虽然建议各大银行针对还款困难用户可适当延期还款或酌情给暂时无力还款的用户减息分期,并免收违约金。建议是好的,但在落实上,有几家银行是真正同意减息分期的?这段时间,支付界百科就收到近百个网友的私信,几乎全都是信用卡逾期,银行不同意协商减息分期还款。
也难怪,利息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一大收入,银行又怎么会在信用卡业务本就受挫的当下同意减免利息?就算银行同意分期,可是持卡人还需要为此支付约0.6%/期的手续费(各家发卡银行费率略有差异),而且手续费多为首期一次性收取,综合年化成本约14%。
面对无法按时全额还款,持卡人要么选择按照最低还款方式还款,但需要为此承担每天万分之五的透支利息,且按复利计算。支付界百科算了下,综合年化成本都在 18.5%以上,可谓是“少还一时爽,利息火葬场”。
可问题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持卡人连最低还款额都还不起,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选择互联网公司和网贷平台的现金贷产品用于偿还即将到来的信用卡账单。账单是如期还了,可是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年化利率在20%以上的高额成本。
“没工作、没收入、却有一大堆还不完的账单,活着怎么这么累?”有网友向支付界百科说道。
成本高企,催收恐吓,生活压力种种因素也将许多信用卡用户推向了pos机套现,信用卡代还的灰色地带,虽然能解决持卡人短期资金的流动性,但他们的债务并未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大。
国内信用卡用户面临信用卡还款时的无奈在信用卡业务繁荣的欧美国家并不多见。
国外信用卡用户若是暂时无力全额还款时,可选择通过低成本的账单替代以往高成本的账单分期、最低还款额还款及申请现金贷的方式,减轻了实际债务负担,在其有限的可支配收入中,留出了更多可用于消费支出的资源。
据支付界百科了解,过去十几年,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飙升,信用卡待偿余额水涨船高达到7.23万亿,较十几年前增长了40多倍,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740多亿,较2008年增长20多倍。随着优质客户资源的枯竭和共债风险的加剧,特别是受此次疫情影响,各大银行都加大风控力度。
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也能看出,数据显示,2020年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2.08%,较上月上升0.05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开年疫情的爆发,更是让多个银行不良率抬头,2020年上半年不良率可能升高至2%左右。
面对不良率抬头等众多因素,银行势必会出手整顿信用卡业务。一方面,为避免呆账过多,紧抓催收;前段时间,中信银行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说到,将全面整顿检查,并加大在信用卡催收方面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在信用卡审核层面将收紧信用卡申请条件。这也意味着,那些寄希望于借助信用卡渡过当前困难的消费者希望终将落空。
一场疫情,让无数人陷入了信用卡逾期深渊。逾期742亿的背后,有些持卡人被迫走向套现、代还的违规灰色地带。毕竟生活永远不易,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有自己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