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就当前,信用卡的申请途径也比较多样化,从传统的申请表到如今网上申请现场确认乃至最近两年逐步探索中的一秒批卡,对便捷性的考虑已经渗透到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前半生了。信用卡申请后为什么不是一定能批核呢?
作为一种衍生信用产品,信用卡对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这两方面特别重视,就其审批流程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两点展开。
不管是哪个途径提交信用卡申请,资料完整性是首要要求,因此在客户填写的资料上一般要求尽可能详细。在提供人行授权查询权限说明后,对于客户而言,这申请阶段基本结束;而对于银行来说,这审批工作才刚刚开始。
银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客户资料上传到审核系统,其中不仅包括客户信息,当然也包括客户填写的原始申请件及三亲见证明照片和音像等。
这个审核系统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数据库,类似于一个网络集合点,它不仅包含银行自身的黑名单库以及对于行业、职业、年龄、地区等不同维度的积分评价标准,而且通过链接可以直接关联到人行征信、社保查询、公安系统核查、金融系统内部风险共享库、甚至高法失信名单等。
当客户资料录入审核系统后,系统会对客户资料进行设定的初步分析,一般分析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种风险等级。低风险也就意味着客户信息没有触及黑名单等银行禁止或者限制类条款,这样的客群一般是直接进入下一个额度授信和批核阶段。
所谓中高风险客群是银行在审核阶段重点关注的客群,之所以是中高风险,其原因也是多样的。对这部分客群,银行的处理方式也比较灵活。系统会对部分直接触及银行禁止类比如涉及黑名单、属于高危行业人群或者是人行征信不符合银行信用要求的客群等直接拒绝;而对不属于直接拒绝队列的中高风险客群一般需要沟通核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话核查,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客户短期内高频申请卡片或者是申请资料不完整,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客户虚假申请等欺诈情况。
电核担负着去伪存真的重要使命,在整个信用卡风险防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是一份非常讲究细节和技巧的工作。只不过在实际处理时,很多银行还是认知不足,对电核员的考核竟然采取服务于营销的标准,完全搞不清楚一个风险岗位应有的风控准则。如此只能导致电核员为了考核而考核,其结果是电核成了过家家,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反倒因为电核员消极和怠慢凭空增添了不少投诉。
完成客户风险的分析和核查后,下一步就是对于客户额度授信的批核阶段。在额度管理这方面,多数银行采用系统与人工相结合的模式。首先由系统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初步给出一个额度授信以供额度授权员参考,然后授权员会结合客户资料,比如其名下其它信用卡额度情况以及总授信额度信息等来估计本行可以给与的额度以及客户可能的接受程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申请信用卡当然是希望额度越高越好,但越是理想化,现实就越是骨感。
当授权员依照相应权限批核额度后,按当前信用卡审批情况,一般是由银行直接授权生产商进行下一阶段也就是制卡环节。但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忽略了客户感受,尤其是客户对于额度的要求。现实中很多时候,如果客户收到卡片后认为额度不能达到心理需求,他们所采取的措施无非就是销卡或者是置之不理。这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有必要在制卡前做好与客户沟通工作,可选择通过短信或微信通知客户核批的相关信息,比如卡版的选择和额度的多少等,待客户确认后再进入制卡环节,如此也可以适当的提高卡片的激活率,避免资源浪费。
在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似乎已经越来越超前。之前对信用卡的审批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到两周左右,可如今这时间是不断在缩短,甚至都要求一秒批卡,而在这背后是对银行数据搜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他们真的有如此能力吗?要知道当前银行业所使用的系统多数还是源于国外系统,每一个细节的微调都需要支付巨额费用,何况是系统性的调整呢?
其实多数情况下,在看似是效率提高的表象下,不过是银行在跑马圈地时代为了扩大客群对风控采取弱化和转移。如何缩短从申请到用卡的等待时间呢?似乎也就只有采取弱化前段风控标准以及将部分风控措施后置。而这恰是以银行不良率和影响客户后续用卡体验为代价。
风控弱化后难免导致一些本属于拒绝类的客群浑水摸鱼,而这势必会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对于客户同样会带来一些影响,就比如最近两年比较火的一秒批卡,很多客户会觉得这额度简直是侮辱人,更奇葩的是,这一秒批下来的是虚拟卡,而不是原以为的实体卡。有些改变可能是创新,有些改变也就是小伎俩的噱头而已。(本文图片源于网络)